附图片 地黄丸的种类 地黄的种类与资料

【附图片 地黄丸的种类 地黄的种类与资料】地黄植株矮小 , 姿态轻盈 , 在园林应用中是一种优良的林下观花常绿地被植物 , 我国多用作药用栽培 。 地黄全株密被白色长腺毛 , 尤其是毛茸茸的花 , 看起来十分可爱 。
地黄的花朵基部有甜甜的花蜜 , 常被小孩们揪下来放在嘴里吸允 , 来模仿老人喝酒的样子 , 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“老头喝酒” 。
地黄的根茎可入药 , 但根据制法不同 , 所使用的中药名称也不同 。 鲜根称“鲜生地”或“生地” , 干根叫“地黄” , 用黄酒拌蒸加工出的地黄称为“熟地黄” 。
地黄的图片
地黄的基本常识
中文名:地黄
别名:地髓 , 野生地 , 酒壶花 , 老头喝酒
学名:Rehmannia glutinosa(Gaert.) Libosch. ex. Fisch. et Mey.
英文名:Chinese foxglove
植物学分类:被子植物门 , 双子叶植物纲
植物科属:玄参科(Scrophulariaceae) , 地黄属(Rehmannia)
园艺分类:多年生直立草本
开花季节:春夏季开花
花期:4~6月
果期:蒴果6~7月成熟
花色:花冠筒外面紫红色 , 内面黄色有紫斑 。
叶色:上面绿色 , 背面略带紫色 。
地黄的产地及分布
地黄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内蒙古、华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湖北、安徽等地 。 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 。 生于路旁荒地 , 海拔50~1100米处 。 地黄的主要产地为中国北方 , 以河南省焦作市一带 , 如温县、博爱县、武陟县等地最为著名 , 焦作市在古时为怀庆县 , 因该地区所出产的地黄的功效最佳而颇负盛名 , 称为“怀庆地黄” , 简称“怀地黄” 。
地黄的种类
地黄属植物共有6种 , 全部产于我国 , 均有较好的观赏与药用价值 , 另外2种常见栽培的是:
天目地黄(Rehmannia chingii L.) , 又名浙地黄 。 植株高可达50厘米 , 基生叶发达;叶片具不规则锯齿 , 近基部浅裂 , 花梗和花比苞片长 , 花冠筒长6~7厘米 , 紫红粉色 。 原产于浙江天目山 。
裂叶地黄(Rehmannia piasezkii Maxim.) , 茎高20~100厘米 。 叶片倒卵状椭圆形 , 羽状深裂 , 叶缘有钝齿 。 总状花序顶生 , 花疏 , 花冠紫红色 , 筒长6.5厘米 。 原产于陕西南部 。 海拔可至1500米处 , 生于山坡 。 已有引种栽培 。

    推荐阅读